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基本字义
韵yùn(ㄩㄣˋ)
1、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t幔睿绲脑夏甘恰搬ng”,hu幔睿绲脑夏甘恰埃踽ng”:韵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韵。韵腹(韵母中主要元音)。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
2、和谐而有节奏的:韵白。琴韵悠扬。
3、风度,风致,情趣,意味:风韵。气韵。韵味。
详细字义
◎ 韵
韻yùn
〈名〉
(1)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2) 同本义 [musical sound]
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
短笛无声,寒砧不韵。——《西游记》
(3) 又如:韵悠悠(声音悠扬)
(4) 归本于喉的音。即语音学所称的韵母 [rhyme]。如:韵符(标注韵母的符号)
(5) 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 [rhythm]。如:韵牌匣子(近体诗所用之诗韵,即平水韵。将韵字做成小牌,置于匣内并按韵部分匣)
(6) 气韵;风度 [charm;poise]。如:韵度(风韵态度)
词性变化
◎ 韵
韻yùn
〈形〉
(1) 风韵雅致 [charm]。如:韵人(有才华的文人雅士)
(2) 美,标致 [beautiful]?
韵【戌集中】【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與韻同。(韻)〔古文〕均《唐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彭年等重修《廣韻》,丁度有《集韻》,金韓道昭有《五音集韻》,元黃公紹有《韻會舉要》,明洪武中宋濂等修《正韻》,此韻書大略也。
又《正韻》風度也。《說文》裴光遠云:古與均同。《唐書·楊收傳》夫旋宮以七聲爲均。均言韻也。古無韻字,猶言一韻聲也。《集韻》或作韵。
说文解字
韻【卷三】【音部】
和也。从音員聲。裴光遠云:古與均同。未知其審。王問切〖注〗均,古文韻。文一新附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6 [客英字典] jun5 [梅县腔] jun5 [东莞腔] jun3 [台湾四县腔] jun5 [宝安腔] jun3
◎ 粤语:wan6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韵 |
匀 |
眞 |
運 |
ɢʷins |
同韻。原列焮韻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韻 |
運 |
王問 |
云 |
文 |
問 |
去聲 |
三等 |
合口 |
文 |
臻 |
去二十三問 |
|
ɣĭuən |
ɣiuən |
ɣiuən |
ɦɨun |
ɦiun |
ɦun |
yun4 |
yonh |
hiunn |
韻和也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韻 |
ꡝꡧꡞꡋ |
|
|
xwin |
|
|
ɦwin |
去聲 |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韻 |
醞 |
影 |
真文撮 |
真文 |
去聲 |
撮口呼 |
iuən |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韵 |
運 |
禹慍 |
八震 |
真 |
去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韵 |
運 |
云 |
賓 |
第八賓禀嬪
|
陽去 |
同上(音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