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基本字义
鹒(鶊)gēng(ㄍㄥ)
1、〔鶬鹒〕见“鶬”。
详细字义
◎ 鹒
(1) 鶊gēng
(2) —— 见“鸧鹒”(cānggēng)
鶊【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音庚。鶬鶊,鳥名。大於鴝鵒,毛黃色,羽及尾黑色相閒,雌雄雙飛,鳴音如織機聲。一作倉庚。《爾雅·釋鳥》倉庚,鵹黃也。《禮·月令》仲春倉庚鳴。《正字通》倉庚,黃鸝也。雙飛相麗,曰黃鸝。以黃色黑章曰黧黃,以鳴嚶嚶曰黃鶯。詩疏云:或謂之黃栗留,或謂之黃袍。詩豳風:倉庚于飛,熠燿其羽。揚子方言:齊人謂之搏黍,冬藏谷中,二月始鳴。荆州志:農人冬月於田中掘二三尺,得土堅圓如卵,破之則鳥在焉,無復羽毛,春始生羽,破土而出。
又山海經云:黃鳥,食之不妒。
方言集汇
◎ 粤语:gang1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鹒 |
庚 |
陽 |
庚 |
kraːŋ |
見方言宋玉賦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鶊 |
庚 |
古行 |
見 |
庚二開 |
庚 |
平聲 |
二等 |
開口 |
庚 |
梗 |
下平十二庚 |
kɐŋ |
kɐŋ |
kɐŋ |
kaŋ |
kɣæŋ |
kɯaŋ |
kaɨjŋ |
geng1 |
krang |
keang |
鶬鶊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鶊 |
ꡂꡦꡞꡃ
|
|
|
gÿing |
|
|
kjiŋ |
平聲 |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鶊 |
京 |
見 |
庚青齊 |
庚青 |
陰平 |
齊齒呼 |
kiəŋ |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鶊 |
庚 |
古衡 |
十八庚 |
庚 |
平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鶊 |
更 |
見 |
登 |
第十五登等凳德 |
陰平 |
鶬鶊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