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基本字义
鹊(鵲)què(ㄑㄩㄝˋ)
1、指喜鹊鸟。民间传说听见它叫将有喜事来临。简称“鹊”,如“鹊报”(指喜鹊报喜),“鹊起”(喻兴起,崛起),“鹊桥”。
详细字义
◎ 鹊
鵲què
〈名〉
(1) (形声。从鸟,昔声。字本从隹,隶变作鸟。见《说文》“舃”字注。本义:喜鹊)
(2) 同本义 [magpie]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鹊始巢。——《礼记·月令·季冬》
明月别枝惊鹊。——宋· 辛弃疾《西江月》诗
(3) 鸦科的鹊属和若干其他属的许多鸟之一,它与松鸦亲缘关系密切,但有一长而分等级的尾,体羽通常为黑色和白色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
(4) 又如:红嘴蓝鹊;鹊音(好消息);鹊报(喜鹊报喜。旧俗以闻鹊声为喜兆);鹊噪(鹊声喧闹。旧俗认为是一种喜兆);鹊喜(鹊噪报喜。旧俗以鹊噪为喜兆)
(5) 姓
鵲【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七雀切,集韻《韻會》七約切,下,其鳴唶唶故謂之鵲,鵲色駁雜故謂之駁,靈能報喜故謂之喜,性最惡濕故謂之乾鵲。陸佃曰:傳枝受卵不墮地,故曰乾鵲。《莊子·天運篇》烏鵲孺。《註》傳枝而孚生也。因傳枝而名鳷鵲。《詩·鄘風》鵲之疆疆。《禮·月令》季冬鵲始巢。《淮南子·修務訓》如鵲之駁。《正字通》鵲春三月乳子,已,舍巢去,他鳥居之。涉秋首無毛若髠,能制蝟。鵲所在蝟必反腹受其啄,鳴木上蝟伏不能興。
又練鵲,白毛如練帶,俗呼拖白練。山鵲曰鷽。
又喜鵲,小說謂之神女。藏經謂之芻尼。芻尼,梵語鵲也。
又地名。《左傳·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諸鵲岸。《註》廬江舒縣鵲尾渚。
又山名。《後漢·臧宮傳》宮與岑彭等破荆門,別至垂鵲山,通道出秭歸。
又鵲山,在濟南。見《山海經》以扁鵲名。
又觀名。漢西京有鳷鵲觀。
又人名。扁鵲,古良醫。
又犬名。宋鵲,宋良犬。一作猎。
又鵲玉。《天玄主物簿》鵲啄槐實,結玉於腦,謂之鵲玉。一作䧿。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鵲 |
昔 |
鐸 |
鵲 |
shaɡ |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鵲 |
鵲 |
七雀 |
清 |
藥開 |
藥 |
入聲 |
三等 |
開口 |
陽 |
宕 |
入十八藥 |
tsʰi̯ak |
tsʰĭak |
tsʰiak |
tsʰiɑk |
tsʰɨɐk |
tsʰiɐk |
tsʰɨak |
que |
chiak |
ciak |
淮南子云鵲知太歳之所字林作䧿七雀切十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鵲 |
ꡑꡦꡓ |
|
|
tshÿaw |
|
|
tsʼjɛw |
入聲 |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鵲 |
鵲 |
清 |
蕭豪齊二 |
蕭豪 |
入聲作上聲 |
齊齒呼 |
tsʰiau |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鵲 |
鵲 |
七雀 |
六藥 |
陽 |
入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鵲 |
鵲 |
清 |
着 |
第九張掌帳着 |
陰入 |
喜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