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基本字义
筠yún(ㄩㄣˊ)
1、竹子的青皮:“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2、竹子:“柴门空闭锁松筠”。
其他字义
筠jūn(ㄐㄨㄣ)
1、〔筠连〕地名,在中国四川省。
详细字义
◎ 筠Jūn
〈名〉
(1) 古州名 [Jun prefecture]。
(2) 唐武德七年置。以地产筠篁得名。辖境约当今江西省高安、上高、新昌等县地
(3) 唐羁縻州,其地即今四川省南部的筠连县
(4) 另见yún
详细字义
◎ 筠yún
〈名〉
(1) (形声。从竹,均声。本义:竹子的青皮;竹皮)
(2) 同本义 [smooth hard skin of bamboo]
筠,竹皮之美质也。——《广韵》
手握青筠之杖。——王嘉《拾遗记》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郑玄注:“筠,竹之青皮也。”
绮窗唱和,指花月为题,绣阁论情,对松筠为誓。——《警世通言》
(3) 又如:筠管(竹管);筠筒(竹筒);筠窗(竹窗);筠梯(竹梯);筠席(竹席); 筠床(竹床); 筠纸扇(竹柄纸扇); 筠帘(竹帘)
(4) 竹子的别称 [bamboo]
目才到三眠半月强,即时懒意满筠筐。——清· 周煌《吴兴蚕词》
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唐· 钱起《赋得池上丁香树》
(5) 又如:筠溪(竹丛中的流水);筠斑(斑竹);筠廊(竹丛中的回廊);筠筒(竹筒);筠管(竹管,多用以指笔);筠笼(覆罩在香炉上的竹笼)
(6) 竹制的笛类管乐器 [bamboo flute]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 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 北周· 庾信《赵国公集序》
(7) 另见jūn
筠【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爲贇切《集韻》《韻會》于倫切,音荺。《篇海》竹膚之堅質也。竹無心,其堅强在膚。《禮·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註》筠,竹之靑皮也。
又《洛陽名園記》富鄭公園,景物最勝。渡通津橋,方流亭,望紫筠堂,直北走上筠洞,自此入大竹中。凡謂之洞者,皆斬竹丈許,引流穿之而徑其上。横爲洞一,曰土筠。縱爲洞三,曰水筠,曰石筠,曰榭筠。
又《正韻》于分切,音雲。義同。
说文解字
筠【卷五】【竹部】
竹皮也。从竹均聲。王春切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n1 run2 [客英字典] jun2 [台湾四县腔] giun1 jun2 [梅县腔] giun1 jun2 [客语拼音字汇] yun2 [宝安腔] giun1 jun1
◎ 粤语:gwan1 wan4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筠 |
匀 |
眞 |
筠 |
ɡʷin |
見史記原列眞韻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筠 |
筠 |
爲贇 |
云 |
眞B合 |
眞B |
平聲 |
三等 |
合口 |
眞B |
臻 |
上平十七眞 |
|
ɣǐĕn |
ɣjuĕn |
ɣiuen |
ɦɣiuɪn |
ɦʷɯin |
ɦjin |
yun2 |
yn |
hwyn |
竹皮之美質也爲贇切四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筠 |
ꡝꡧꡞꡋ
|
|
|
xwin |
|
|
ɦwin |
平聲 |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筠 |
雲 |
影 |
真文撮 |
真文 |
陽平 |
撮口呼 |
iuən |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筠 |
雲 |
于分 |
八真 |
真 |
平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筠 |
君 |
古 |
賓 |
第八賓禀嬪
|
陰平 |
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