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敭【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揚,古作敭。《書·古文訓》明明敭仄。○按《書·堯典》今作揚。
又宋書恩倖傳論明敭幽仄。餘詳手部九畫。
说文解字
揚【卷十二】【手部】
飛舉也。从手昜聲。、敭,亦古文揚。
说文解字注
(揚)飛舉也。从手。昜聲。與章切。十部。
()古文揚。从攴。漢碑用颺歷。他文用敭歷。皆用今文尙書般庚之優賢揚歷也。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5 rit7 [台湾四县腔] ji5 jit7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敭 |
昜 |
陽 |
陽 |
laŋ |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敭 |
陽 |
與章 |
以 |
陽開 |
陽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陽 |
宕 |
下平十陽 |
|
jĭaŋ |
|
|
jɨɐŋ |
jiɐŋ |
jɨaŋ |
yang2 |
jang |
jang |
明敭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敭 |
ꡭꡃ |
|
|
yang |
|
|
jaŋ |
平聲 |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揚 |
陽 |
影 |
江陽齊 |
江陽 |
陽平 |
齊齒呼 |
iaŋ |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敭 |
陽 |
移章 |
十七陽 |
陽 |
平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揚 |
陽 |
以 |
張 |
第九張掌帳着 |
陽平 |
發也顯也舉也說也又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