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基本字义
数(數)shù(ㄕㄨˋ)
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几,几个:数人。数日。
3、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其他字义
数(數)shǔ(ㄕㄨˇ)
1、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其他字义
数(數)shuò(ㄕㄨㄛˋ)
1、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详细字义
◎ 数
數shǔ
〈动〉
(1) (形声。从攴(pū),娄声。本义:点数;计算)
(2) 同本义 [count]
數,计也。——《说文》
以岁之上下数邦用。——《周礼·廪人》
递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珠可历历数也。——明· 魏学洢《核舟记》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从一数到十;数拾(查点;收拾);数白道黑(卖弄口舌);数白论黄(计较银钱。白:白银。黄:黄金);数筹定点(数筹码计算时间);数东瓜,道茄子(尽情谈论各种事情);数米而炊,称柴而爨(比喻吝啬之极);数数儿;数不胜数;数课(计算并予登记);数墨(计算书本上的文字)
(4) 比较起来最突出 [be uppermost]。如:数一数二;数不着;数得上
(5) 枚举;列举 [enumerate]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不可胜数;历数其罪;数之于前
(7) 数落;责备 [scold]
数,责也。——《广雅》
后世其追数吾过乎。——《列子·周穆五》
使韩仓数之。——《战国策·秦策》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8) 又如:数驳(方言。责备;教训);数骂(数落责骂);数说;数骂(责骂);数让;数道(责难,责备);数喇(数落;数说)
(9) 诉说,称说 [say]
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劝学》
(10) 又如:数贫嘴(油嘴肖舌;耍嘴皮子);数黄道黑(数黄论黑。指说长道短)
(11) 另见shù;shuò
數【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所矩切《集韻》爽主切,音籔。《說文》計也。《易·說卦》數往者順。《詩·小雅》心焉數之。《禮·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
又《博雅》責也。《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註》責數其罪。
又《集韻》阻切,音所。義同。
又《廣韻》色句切《集韻》《韻會》《正韻》雙遇切,禮命之多少。
又《繫辭》極數知來之謂占。《疏》蓍策之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疏》天之曆運之數。《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數。《註》治數,每事多少異也。《後漢·律曆志》隷首作數。《註》隷首,黃帝之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頻數也。《禮·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
又《爾雅·釋詁》數,疾也。《疏》皆謂急疾也。
又《集韻》蘇谷切,音速。《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聲之誤也。《史記·賈生傳》淹數之度兮,語余其期。《註》徐廣曰:數,速也。
又《集韻》《韻會》趨玉切,音促。細也。《孟子》數罟不入洿池。《趙岐註》密細之網。
又《集韻》聳取切,音繏。數數,猶汲汲也。
又所錄切,松入聲。汲水疾也。《莊子·天地篇》數如泆湯。
又所六切,音縮。數數,迫促意。
又仕角切,音浞。促也。
又《韻補》叶先奏切。《陸機·宣猷堂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體輝重光,承規景數。
说文解字
數【卷三】【攴部】
計也。从攴婁聲。所矩切
说文解字注
(數)計也。六藝六曰九數今九章筭術是也。今人謂在物者去聲。在人者上聲。昔人不盡然。又引伸之義、分析之音甚多。大約速與密二義可包之。从攴。婁聲。所矩切。古音在四部。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i5 su5
◎ 粤语:sou2 sou3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數 |
婁 |
侯 |
數 |
sroʔ |
|
數 |
婁 |
侯 |
捒 |
sros |
|
數 |
婁 |
屋 |
朔 |
sroːɡ |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數 |
數 |
所矩 |
生 |
虞 |
麌 |
上聲 |
三等 |
合口 |
虞 |
遇 |
上九麌 |
ʂi̯u |
ʃĭu |
ʃio |
ʃio |
ʃɨo |
ʃio |
ʂuə̆ |
shu3 |
sryox |
shuu |
說文計也所矩切又所句所角二切二 |
數 |
捒 |
色句 |
生 |
虞 |
遇 |
去聲 |
三等 |
合口 |
虞 |
遇 |
去十遇 |
ʂi̯u |
ʃĭu |
ʃio |
ʃio |
ʃɨo |
ʃio |
ʂuə̆ |
shu4 |
sryoh |
shuh |
筭數周禮有九數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也丗本曰隷首作數又色矩色角二切又音速 |
數 |
朔 |
所角 |
生 |
覺 |
覺 |
入聲 |
二等 |
開口 |
江 |
江 |
入四覺 |
ʂɔk |
ʃɔk |
ʃɔk |
ʃɔk |
ʃɣʌk |
ʃɯɔk |
ʂaɨwŋk |
shuo |
sruk |
sheok |
頻數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數 |
ꡚꡟ |
ꡮꡟ |
|
zhu |
shu |
|
ʂu |
上聲 |
|
數 |
ꡚꡟ |
ꡮꡟ |
|
zhu |
shu |
|
ʂu |
去聲 |
|
數 |
ꡮꡦꡓ |
|
|
shwaw |
|
|
shwaw |
入聲 |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數 |
數 |
審 |
魚模合 |
魚模 |
上聲 |
合口呼 |
ʂu |
|
數 |
數 |
審 |
魚模合 |
魚模 |
去聲 |
合口呼 |
ʂu |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數 |
數 |
所武 |
五姥 |
模 |
上聲 |
數 |
速 |
蘇谷 |
一屋 |
東 |
入聲 |
數 |
蔟 |
千木 |
一屋 |
東 |
入聲 |
數 |
朔 |
色角 |
六藥 |
陽 |
入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數 |
朔 |
審 |
角 |
第十剛講降角 |
陰入 |
煩數 |
數 |
數 |
審 |
孤 |
第十二孤古故 |
陰上 |
深保切數數 |
數 |
數 |
審 |
孤 |
第十二孤古故 |
陰去 |
數目又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