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释
康熙字典
音韵方言
基本字义
屼wù(ㄨˋ)
1、山光秃:“(山)嵬嶷嶢屼。”
2、高耸:“有石峰屼立。”
详细字义
◎ 屼wù
〈形〉
嵬嶷峣屼。——左思《吴都赋》
屼【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屼,山貌也。一曰禿山貌。《唐元結系樂府》山屹屼兮水淪漣。
又五屼,山名,在犍爲郡。一山有五重,故名。《左思·蜀都賦》躡五屼之嵼。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ut7 [海陆丰腔] ngut7 ngiet7 [台湾四县腔] ngut7 ngiet7
◎ 粤语:ngat6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屼 |
兀 |
物 |
兀 |
ŋuːd |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屼 |
兀 |
五忽 |
疑 |
沒 |
沒 |
入聲 |
一等 |
合口 |
魂 |
臻 |
入十一沒 |
ŋuət |
ŋuət |
ŋuət |
ŋuət |
ŋuət |
ŋuot |
ŋwət |
wu4 |
nguot |
nguot |
屼秃山皃又五屼山名在犍爲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屼 |
ꡟ
|
|
|
u |
|
|
u |
入聲 |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卼 |
兀 |
五忽 |
二質 |
真 |
入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屼 |
兀 |
我 |
|
第八賓禀嬪
|
陽入 |
屼秃山貌 |